首页>消费指数 > 热点 >
跟着高淳家庭农场农机手麦田看夏收 2023-05-31 10:45:37  来源:南报网

跟着高淳家庭农场农机手麦田看夏收——


【资料图】

闻“机”起舞 颗粒归仓

□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

通讯员高明浩魏淳

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。眼下正值夏收时节,风吹麦浪滚滚,俯瞰高淳大地,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
5月29日早晨5点10分,天色已亮,空气中还透着丝丝凉意,高淳区东坝街道陈福明谷物种植家庭农场里已是一片热火朝天,农场主人陈福明刚给大伙儿分配好了当天的工作,54岁的农机手金维凤仔细检查收割机情况,开始忙碌。

“机器发动前,要看看滚筒、抖动板、清选筛、切割器以及链条等各部位是否还残留缠绕堵塞物,发动机冷却水箱散热器孔的麦糠、杂草等是否清除干净。”金维凤不时蹲下站起,仔细检查联合收割机各个部位,“机械和人一样,不做好准备工作,中途容易出岔子。”

5点半,金维凤检查完毕,登上收割机驾驶室,挂档起步,开赴当天要收割的麦田。伴着机器轰鸣,老金打开了话匣子。

“这台联合收割机是最新款的,左手手柄控制机器前进后退转向,右手这个控制杆控制收割作业。左上角的显示器是倒车影像,田里倒车更方便。”老金一边操作着手柄控制方向,一边指向驾驶舱上方的车载空调,“你看,车上还有空调呢,再大的太阳都不怕,现在夏收可不像以前那么辛苦啦。”

老金驾驶的这台收割机是陈福明今年新购置的,市场价约17万元,政府补贴2.6万元,农场掏了14万元左右。截至目前,该农场已经拥有6台联合收割机、8台拖拉机、8台插秧机、10台粮食烘干机等。

5分钟左右,收割机来到农场附近的青枫村麦地前,老金从车上下来,望了眼地里的麦子,拽了一颗掰开看了看说:“农家有句俗语叫‘九成熟,十成收;十成熟,一成丢’,现在这个麦子已经九成熟,收割时机刚刚好。”随后,老金跳上收割机开始作业,只见收割机在金黄的麦田来回穿梭,滚滚麦浪与轰鸣的收割机好像奏响了一曲夏收交响乐。

仅用时10分钟,收割机的粮仓已经装满,老金赶忙将收割机开到田埂旁放粮。此时田埂旁的路边已经停了一辆运粮的农用小货车,老金打开收割机放粮管道,对准运车厢,金黄色的麦粒倾泻而出,尽数收入车内。“这台收割机一个小时能收近10亩麦子,机收损失率可以控制在3%以下,一次最大容纳2000多斤粮食,运粮小货车载重2000斤,一次一车,刚刚好。”老金对机器的收割效率感受颇深,“小时候夏收都是靠人工镰刀,忙死忙活每人每天才能割1亩地,然后还要用板车拖回,晾晒后碾场打麦,耗时耗力,现在你看,1亩地只用几分钟,收割脱粒一次搞定。”

负责运粮的农用小货车司机李师傅跟老金打了个招呼,迅速开车返回农场。

中午12点15分,田间气温已经达到34℃,老金准备返回农场吃午饭。回到农场,陈福明见到金维凤,招呼他去吃午饭,自己则走向农场粮食烘干车间。此时,一车车麦粒被运送到烘干车间的传送装置入口处,一名工作人员正驾驶铲车将粮食放到传送带上,准备传输到烘干机内烘干。

据悉,陈福明家庭农场里这条烘干生产线共有10台烘干机,一天可以烘干200吨粮食,每天收割下来的粮食,通过农用货车运输到这里,进行烘干筛选,然后打包存储。陈福明告诉记者,从收割、运输到烘干筛选,农场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,如今夏收越来越轻松了,“就拿收割来说,2005年农场种了100多亩地,夏收时雇了20多人收割,现在农场种植2500多亩麦子,仅用了6名收割农机手、4名运粮司机就全部搞定,基本实现当天收割、当天运输、当天烘干,确保颗粒归仓。”在烘干机的轰鸣声中,一袋袋烘干的麦子被工人码齐堆在一旁,等待一起存入仓库。

下午2点不到,金维凤从农场休息室出来,准备下午的工作。“夏收不等人,虽然有了机器帮忙,但还要跟大自然抢时间,这两天高淳雷阵雨天气比较多,要赶紧抓住好天气收割。”说完,金维凤钻进驾驶室,驾驶着收割机驶出农场,消失在记者眼前。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:
热点
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