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消费指数 > 国内 >
疯狂的盲盒背后有“瘾忧” 受众多为涉世未深未成年人 2019-10-25 11:09:26  来源:中国消费者报

盲盒经济的受众,很多都是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,对市场风险的识别能力相对更低。若一味地投入金钱去购买盲盒,就有可能成为被收割的对象。面对不断崛起的盲盒经济,有必要提醒年轻人节制消费、避免成瘾。

“人生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糖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。”这句出自《阿甘正传》的至理名言,如今在盲盒的世界中,正被演绎为“人生就像抽盲盒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是什么”。记者走访北京多家盲盒门店,不少玩家表示:“玩的就是心跳和刺激。”(据10月21日《经济观察报》报道)

所谓盲盒,其实是日本扭蛋模式在中国的成功尝试。包裹严密盒子内通常装有动漫、影视作品的周边,或者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,又因盒子上没有具体标明内含商品,所以买定离手,只有打开后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什么,故称之为盲盒。

因为“盲”,其带来的不确定性反而成了很多玩家心中的“光”。盲盒带来的神秘、兴奋、悸动和期待,恰到好处地切中玩家对于未知的好奇。和前期热炒的球鞋类似,盲盒内的卡通手办同样是基于收藏的文化潮流,并成功构筑起“粉丝文化”,有着令人惊艳的烧钱功力,让众多“入坑”玩家豪掷千金而欲罢不能。

盲盒火爆并非偶然,让玩家上瘾的秘密在于对用户心理的深入洞察。单价低、复购率高、上新快,买与抽的过程中,玩家投入的是真情实感。从某种意义而言,他们抽的不是盲盒,而是那份抑制不住的激情。而商家限定版、隐藏版的设定,更是一个惊喜连连的营销典范。在消费观急剧变革的今天,如何撬动消费者的心理,已成为商家制胜的关键。

如果单纯从市场的角度看,盲盒在新一代用户消费水平提高、文创IP产业链成熟等背景下而生,买卖双方自由交易,并无不妥。但随着盲盒经济上行,也暴露出社会风险。盲盒经济的受众,很多都是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,对市场风险的识别能力相对更低。若一味地投入金钱去购买盲盒,以博得心仪的玩偶,或者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花高价购买盲盒玩偶,认为可以保值升值,就有可能成为被收割的对象。

经济学里常用“羊群效应”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。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盲盒亟须规范。一方面,监管部门应规范盲盒的经营秩序,对交易不透明的经营行为、虚假广告和产品质量问题及时查处;另一方面,互联网运营商应对每一款上线盲盒加强审核,防止包含低级内容;同时应对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加强引导,使其知晓购买的风险。面对不断崛起的盲盒经济,有必要提醒年轻人节制消费、避免成瘾。

关键词: 盲盒

热点
图片 图片